固化思维是什么意思(怎样跳出固化思维)

当一个人某个观念形成,并拒绝思考和改变,便会思维固化。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思维固化的产物,它们隐藏在方方面面,比如:

从性格上看,就是脾气比较倔,性格比较犟,做事有点杠;从称呼上看,就是杠精、喷子、键盘侠、种族歧视者~

又或者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对于小孩子或者刚入职场的人,时不时说出“改革性”的话语,我们会讥笑,但应该没人会觉得他们思维固化吧?

其实思维固化,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以没必要把它当成洪水猛兽。

即使遇到了,也别怕,我教你几招,让你出奇制胜(传说中的野路子)。

What:什么是思维固化?

行为心理学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95%是习惯性的,中年人在这方面的比例更大,或许能够达到99%。

行为习惯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而这种惯性思维也会束缚我们前进的脚步。

因此,所谓的思维固化,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

当然,“思维固化”并不完全是贬义词,即使身边很多年纪较大的人思维固化,但他们遇到问题有时也能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只是遇到一些“不确定性”的问题时,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什么意思呢?

就像我们在学校上课时,老师教给我们的是“1+1=2”,考试的时候却让我们去计算“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哦豁,懵逼了,我们不会,因为我们只知道1+1=2。

固化思维是什么意思(怎样跳出固化思维)

Why:为什么会思维固化?

个人理解造成的原因有两种:习惯和心智模式。

先说习惯。

当我们习惯于某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下次面临同样的问题,会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的继续使用。

就比如在学习时代,我们经历了若干练习题,慢慢的让我们形成了“寻找答案”的习惯,且这项习惯对我们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所以,工作中一旦遇到问题,我们就会用学生时代的习惯,去寻找答案。

因为这套方法对我们来说:省事、简单。

如果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不确定的事情,也没有找到相关的答案。

这个时候我们会说:“不好意思,这个我没做过,我不会。”

毕竟当我们享受过“思维固化”的好处,就不愿意承受打破“思维固化”的痛苦。

固化思维是什么意思(怎样跳出固化思维)

再说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这个词我是从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学来的,因为这本书本身讲的就是如何去拆掉思维里的墙,改变世界。

那什么是心智模式?

古典老师说:“心智模式就是大脑的内部程序。”

用古典老师另一句话解释就是:“我们戴着不同的‘眼镜’过滤世界信息,又用我们不同的经验和记忆来解释这些信息,搭建起我们内心的世界,并以为那就是世界的真相。”

比如我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我们的恐惧,晚上下班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个白色的东西在随风飘,这时我们的耳边就想起“呜呜呜”的声音,脑海里还会浮现出恐怖片中的场景,想象着魔鬼向我们走来,我们瑟瑟发抖,拔腿就跑。

由此我们得出经验:这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其实那只是件忘了收回来的白衬衫。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能看到什么,同时还会不断的印证“我是对的”。就像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然,心智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大部分固执的人,他们在接收信息后,会抛弃掉大部分信息,只使用小部分来建立一个内心世界。

你看到的都只是你想看到的

就如同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一样。

固化思维是什么意思(怎样跳出固化思维)

How:如何打破思维固化?

解决思维固化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寻找能刺激自己大脑的事情,让我们的思维经历一次次的过山车

来,直接上答案,那就是:读书、沟通和看

1)读书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话:“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一个世界,即使我们经历得很少,我们也能在读书中得到很多的阅历。

在书里,我们可以变成科学家、诗人、创业者~

曾有幸结识了一群读书的小伙伴,我发现他们真的很不一样,比如:

读书的人,总能发现自己除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光鲜明亮的远方;不读书的人,目之所及,就是全世界。

读书使人虚心、通达、不固执和不偏执;读书越多的人,会越通透;读书越少的人,越容易过得痛苦。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我们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可以带我们相遇~

因此通过读书,用书本的经历,去开拓我们的思维,打开我们的认知;用书本的厚度,去丰富我们的生活,垫高我们的人生

推荐:《拆掉思维里的墙》、《思考,快与慢》、《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穷查理的宝典》、《终身成长》~

举个例子。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每次设计产品时,领导总喜欢用一句话打发我:“这个设计不符合用户习惯。”这句话当我听的多了,慢慢的我就认为用户习惯是不可改变的。

所以,后续产品设计中我总是无意都保持着用户习惯,研发问,我也会说用户习惯就是这样。这其实就是我的思维在慢慢固化,它固执的认为用户习惯不可改变。

直到看了枯叶老师的《产品认知十二讲》,其中讲到为什么会有用户习惯?用户习惯怎么来的?这才打破我对用户习惯上的思维固化。

哦,原来用户习惯可以被改变,只是要满足一些前提,比如这个方法比原来的方法足够好。

2)沟通

俗话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毕竟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人,这样我们才能看见更多的不同。

而我们发现,不论是旅游,还是日常工作和生活,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沟通。

出去旅游,我们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来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从而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生活或工作我们对某件事情困惑不已,也许我们是掉进了思维固化的坑,没关系,找不同的人沟通,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许我们会豁然开朗。

探索真理,本就是一场苦修。而互动式的沟通,是打破思维固定的最有效手段

正如我前面所说,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心智模式,通过沟通,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眼里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所以,朋友们,没事别宅家了,多找不同的小伙伴一起约饭、约下午茶。

毕竟我们只有知道这个世界的参差多态,我们才能接受更多的不同。

举个例子。

上周和一位好久朋友约了一顿饭,我们大概聊了3个小时,从职业规划聊到工作困境,再到未来发展,工作遇到一些问题,慢慢就在这一次的聊天中解决了。

当时他还有朋友想转行产品,反正我也碎碎念了一些,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用,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吧。

顺带说下,欢迎深圳各位小伙伴周末约饭、约茶哟,我们可以聊生活、工作~

3)看

看综艺?看纪录片?看演讲?看TED?

都可以。

这里直接就分享一些我看时的感悟吧。

举个例子。

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时,看到杨院士为北斗导航的艰苦奋斗;看到张先生创建免费女子高中的艰苦;原来在我们美好日常生活的背后,还有这些人在为之默默贡献,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看《主持人大赛》时,看到新闻类主持人邹韵90s的即兴主持。从老人身上带着一个“无需让座”的LED灯牌,讲到老人让座是情分,年轻人让座是本分,我们的社会就是在情分与本分的交融中越变越好。这刷新了我对优秀的认知。

当然,《主持人大赛》我对它的感觉就是:各路神仙打架,hhh。

看纪录片《王朝》时,看到黑猩猩戴维从独来独往到学会团队合作的转变;看到杂色狼泰特年老后被自己女儿黑尖驱逐去领地;不禁想到,还好我进化成了人,要不然在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我真的可以活下去吗?

看TED演讲时,感受许多高手的顶尖思维后,慢慢体会到:原来成长的过程,就是始终在和基因作斗争;所以,有空多看看TED的演讲,直观感受大佬的思维,真的是高速提升自己最快、最便宜的途径。

这些都无限开拓了我的认知,正是这种认知的开拓,让我慢慢锻炼出多种心智模式,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有太多我没看到的地方。

推荐:《朗读者》、《主持人大赛》、《王朝》、《河西走廊》、《国际辩论者大赛》、《时间的演讲》、《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写在最后

思维模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习惯养成的。

所以,当我们正饱受着思维固化模式所带来的挫败感与无力感的折磨时,不妨通过读书、沟通、看(任何东西)来打破自己的思维固化。

你会发现,这是最低的成本,也是较好的方式。

声明:本文由网站用户娜娜发表,千元网创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yuange.com/18335.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