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理论有哪几种类型(四种消费理论的对比总结)

一、消费理论基础

1. 传统消费理论

绝对收入理论。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理论,开传统消费理论之滥觞,该理论认为,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众多,大致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内部因素由消费者主观意愿和决策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外部因素指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比如利息率的波动、货币政策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短期内可预期。

消费理论有哪几种类型(四种消费理论的对比总结)

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与工资收入是稳定的线性相关的关系,工资收入上升则消费随之提升,工资收入下降则消费随之减少,不过工资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开始下降,储蓄意愿随之增强。

相对收入理论。上世纪四十年代,杜生贝利在凯恩斯的收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进行消费考量和决策时,不单单会考虑个人当期的工资收入水平,也会与身边人的消费行为进行对比,与自身从前消费行为进行对比。身边人的当前消费水平具有示范效应,自己之前的消费水平则具有滞后效应,消费行为和决策受到这几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相较于绝对收入理论,相对收入理论更强调微观视角的研究。

生命周期假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布伦博格、莫迪利安尼和安多发展了已有消费理论,以消费者的生命周期为研究重点,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倾向于平衡生命周期每一阶段的消费,实现生命周期后续阶段消费的方式在当期进行储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消费者倾向于储蓄,后一阶段消费者倾向于消费,通过收入的合理转移和分配,在所有消费阶段内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生命周期假说的开创性之处在于,它在研究中考虑到了消费者对于确定性的偏好,但其缺陷也很明显,即过度依赖于假设,往往会脱离于现实中的约束。持久收入假说。与上述理论有共通之处,同样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弗里德曼最先提出。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收入可由两类收入构成,一类是长期收入,一类是偶然收入,长期收入可预期,偶然收入不确定性较强。同时,消费结构也可一分为二,一类是长期消费,一类是当期消费,持久收入理论认为居民消费决策主要是基于长期收入而非偶然收入和当期收入。

持久收入假说的特点和生命周期假说极为类似,两种理论都强调消费的收入预期,因此在后世学者的研究中,两个理论常常并举列出,并在消费领域学术研究中经久不衰,即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2. 现代消费理论

随机游走假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无法解释当时出现的经济现象,因而学者霍尔在前人基础上提出随机游走假说。该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消费者的理性预期,由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者都面临预算约束的问题,因此消费者在进行当期消费决策时,就必然会将跨时期的预算约束考虑在内。

这样一来,随机游走假说推导出一个颠覆传统消费理论的观点,我们无法通过收入来预估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收入的信息对于研究毫无效用。这一观点因过于超脱而受到不少学术理论的质疑,但是因为该理论逻辑体系严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消费理论的发展完善。预防性储蓄理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研究随机游走假说无法合理解释消费者在不确定性下做出的消费决策和行为,因此作为补充提出了预防性储蓄理论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消费决策时面临的是跨时期的风险,为了预防未来的风险,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储蓄,将当期收入跨时期转移至未来再进行消费,以保证未来的消费效用。

只有在工作收入稳定,不确定性极小的前提下,消费者才会以符合随机游走学说的方式进行消费。如此一来,预防性储蓄理论便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有暗合之处,即消费者选择消费或储蓄与消费者当期收入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

流动性约束理论。上世纪末,迪顿、泽尔德斯等学者发现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假设存在脱离现实之处,即消费者进行各期消费与储蓄行为时,无法保证利率水平保持跨期稳定不波动,他们因此提出了流动约束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流动性约束的客观存在,消费者总是倾向于储蓄,而抵触消费行为。

但如果流动性约束不存在,即便收入水平减少,消费者也不会储蓄以应对跨期风险,而是消耗信用价值以维持消费。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相类似,流动性约束使得人们选择储蓄跨时期转移消费来抵御风险。

二、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广泛存在,因而在各国的相关政策研究中,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重点问题。区域经济差异相关学术理论发展至今,出现了两大分类即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不仅强调经济在地理空间层面的同步发展,同时强调经济在不同产业、不同生产单位间的同步发展,其中代表理论有拉尔森提出的低水平陷阱论、来宾斯坦提出的最小努力命题论、纳科斯提出的平衡增长理论和贫困恶性循环论,这些学术理论共同构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储蓄不足、投资吸引力过弱造成资本缺乏,从而进一步减缓了经济发展和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将资本和资源平衡地投入不同空间、不同产业,以突破经济增长的陷阱,促成各地区经济全面平衡的发展。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该理论着重于静态分析,将经济增长的复杂问题过分简单化。

首先,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地区,其本身就不具备足以均衡投入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资本和资源,因此均衡发展完全是空中楼阁;其次,自由的经济市场会趋向于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由于本身具备更好的禀赋和资源,对资本的吸引力始终很高,如此一来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更难以引入资本发展经济,使得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总的来说,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主要应用于在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论。由缨尔达尔提出,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区域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总是会从拥有禀赋或资源优势的地区开始,这些地区通过超前发展不断积累有利条件从而继续发展,由此区域经济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两类作用相反的效应,其一为扩散效应,生产要素流出发达地区,流入欠发达地区,有利于经济发展均衡化;其二为回流效应,生产要素流出欠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利于经济发展均衡化。如果是完全自由市场,那么扩散效应会远远小于回流效应,循环累计因果使得区域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此外,赫希曼提出的“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也是同样的逻辑思路,均衡发展中期阶段前,极化效应较强,不利于经济发展均衡化;均衡发展中期阶段过后,涓滴效应较强,有利于经济发展均衡化。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经过多位学者的发展完善。

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学者弗朗索斯首次提出了“增长极”这一说法,弗朗索斯认为增长的力度会因为所在部门的差异而有所区别,规模较大的主导产业部门将这种力度对外扩散,最终作用到经济增长上,因此弗朗索斯注重不同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布代维尔利用“增长极”概念建立起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不仅出现在不同产业部门间,也会出现在不同地理区域间,对应主导产业部门的是区位条件突出的地区。

中心-外围论,由南美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该理论将国民经济系统结构划分为了两个部分,外围区禀赋条件偏弱、经济效益偏低,被中心区支配;而中心区禀赋条件较强、生产效益较高,生产资源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外部区域流向中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初期,国民经济系统的二元结构相当的清晰可察,通过持续增长和政府干预,两个分区的界限会逐渐模糊,各区域能实现均衡发展,经济在整体范围内完成一体化。

声明:本文由网站用户娜娜发表,千元网创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yuange.com/20176.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